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中国考生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长年累月的英语知识熏陶,使得中国考生的词汇量巨大,一开口就能说出上千个美国人既没见过、又没听过的单词;并且一些中国考生对语法掌握的精辟程度,完全可以胜任教外国人TOEFL、GMAT语法之职。
但是,一提到口语,无疑就会让很多人倍感痛苦,因为我们的听、说水平体现不出我们学习英语多年的功底,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说不明白,更有甚者,怀揣着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口语蹦出来的,是让外国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Chinglish”,当然,用这样的英文去和老外交流,也只会贻笑大方了。其实,口语取得突破并不是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若把握住其中真谛,你就能够随心所欲地过一把做“native speaker”的瘾了。
一、语调很重要
很多考生喜欢在单个单词的读音上纠缠不休,他们总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标准的英式或者美式英语,因此他们总是努力地去听广播、看英剧或者美剧、听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访谈,尽一切可能去刻意地模仿外国人说话的强调。这种努力也是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的,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有些人的发音甚至比本土人还地道。但是,很多考官闭着眼睛一听还是能够分辨出来说话的是中国人,这是因为很多中国考生在说话时,忽略了应该有的节奏。
这里所说的节奏并不仅指说话的速度快慢,还包含了许多平时不被重视的小环节,比如语调的升降、词语的重音、句子在何处停顿。中学的中文语文书中倒是有过断句练习,可几乎所有的英语教科书里都没有类似的章节,也鲜有老师会教学生这一套。所以,大多数人不知道,英语句子也有自己拆分的规则。发言者要么按照中文的思维习惯,随心所欲把句子“大卸八块”;要么练习肺活量,一句话从头连到尾不喘气。于是,中国人听起来清清楚楚的句子,到外国人耳朵里就变成了“不知所云”。
要改变这个习惯也不难。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只要连续练习几个月,一个英语水平普通的人也能说出漂亮的英语,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和讲母语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