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

2022-08-23 10:06 关注度:116

如何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

孤独症儿童的思考模式、语言方式和行为都与一般的儿童不同。一般来说,比起与同龄的儿童玩耍或者互动,部分人似乎苦恼于不知道怎样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进行社交沟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互动呢?

如何在前期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每个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都会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那么很自然的,一旦面对陌生的面孔和环境孩子就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害怕周围的人伤害他。所以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出现哭闹,这时家长们就会有很多的担心,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说明孩子有一定的正常思维表现,我们应该为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而庆幸,离不开妈妈说明孩子有一定的亲情观念。

接到新孩子,孩子一般都要闹情绪,出现哭闹的现象,虽然我们的孩子没有停下脚步仔细的看我们一眼,没有与我们对视过,但你对孩子的好与不好,孩子内心都能够感受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接到孩子,就开始给孩子做训练,那样会使孩子的抵触心理越来越强,情绪不断加重。

许多家长都会询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学会了吗?”……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种机器,让他们产生“我今天如果什么也没有学会,爸爸妈妈会不高兴”的心理。孩子只有适应了新的环境,情绪才能得到稳定,情绪稳定还害怕孩子学不会吗?所以不用心急,我们要明白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首先干预者不能受孩子影响,也就是说看见孩子哭了,不要心烦,此时此刻你的重点是:

1. 怎样让孩子的情绪得到稳定?

2. 你怎样成为孩子的快乐媒介?

我们先谈第一个,要想让孩子的情绪得到稳定,首先先让孩子喜欢上这个环境,初次接到孩子,孩子也不可能喜欢干预者,那么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啦!

坚持自然训练法的八字原则:爱、合、进、挖、带、严、洗、归。进入新的环境,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在给孩子自由时,干预者要随时随机的“观察”孩子,观察孩子是每个工作入手的开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感知点,然后再介入与孩子互动。

若孩子经干预者的诱导还是一直的哭闹,不玩任何玩具,我们要学会放手,把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然后你在旁边静静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有善于观察孩子,才能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才能给我们带来灵感。这时你要和孩子做平行游戏,孩子看见你玩的很有趣,他会主动参与进去,当孩子与你互动时,我们要用夸张的动作及语言、表情让孩子感受到物品是很有趣的,要随着孩子的思维走,每个玩具有很多种玩法,不要非得让孩子按照固定的模式走,这样会打破孩子的自信心和想象能力,随着你的心理诱导,孩子的情绪会得到稳定。

在与孩子互动时,要与孩子同行,降低自己的身份,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给孩子表演什么,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与孩子“疯”在一起,慢慢的孩子会觉得这些快乐都是你给他带来的,慢慢的孩子也就喜欢上了你,这样孩子就充满了依赖感和安全感。当孩子有意无意做出反应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回应(夸张动作、表情、语言)让孩子明白在你的回应中体会视-听-动感官享受。

 

所以在进入这个教室或见到你时,孩子会主动的拥入你的怀抱,与你一起进入一个美好的童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了,才能进入孩子的心理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明白动机,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策略,挖掘孩子的潜能。

有问必答,专业学习规划师为您免费咨询解答
课程底价、品牌对比、师资力量、学习时间、课程内容、报考政策...想了解什么?就来咨询学习规划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