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11:22 关注度:831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三本”取消,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新课教育网小编了解到,2017年高考,北京、山东、河南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那么问题来了,“三本”取消了,志愿该怎么填呢?以下是新课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4月20日,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17年安徽高招方案,根据安徽省印发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
为何取消“三本”?据安徽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批次调整是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导向,从全国来看,目前部分省市已取消本科三批,个别省市还将本科批次全部合并。“批次调整将会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计划完成率。”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今年高考,除了安徽,包括北京、河南、江苏、新疆等省份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
截至2016年,已经有15个省份取消“三本”,将二三本批次合并,其中包括:山西、山东、福建、上海、内蒙古、四川、广西、浙江、天津、广东(合并二本的A线和B线)、辽宁、湖北、河北、江西。
在合并录取批次成趋势的大背景下,许多省份均率先取消“三本”。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则更进一步,对、第二招生批次进行合并。
其中,上海市从2016年高考起,合并本科、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继上海之后,今年高考,山东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二招生批次。
根据《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于是,山东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分为5个批次: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这也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山东也将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合并本科一二批次招生,会带来哪些影响?
此前,教育部曾介绍,一是拓展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合并本科、二批次,考生填报高校志愿、专业志愿的数量不变,志愿填报的空间并未减少。合并、二批次,有助于进一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填报志愿。在此意义上,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是促进素质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空间。合并本科、二批次,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率”,缓解学校的压力,减轻师生不合理教学负担;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
三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合并、二批次,解决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问题,促进高校从基于分数的分层招生,逐步走向基于专业兴趣的分类招生,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自主发展,办出特色。
“三本”取消,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二本三本合并导致二本院校大大增加,可选的院校多了,怎样才能选到比较好的学校也变难了。如果志愿填报失误,还可能造成原本可以上二本的考生最后掉到三本,原本可以上大学的考生因为报考高了,最后没有被录取的学校。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考生和家长们的院校选择难度和志愿填报风险。
一、多了解办学和招生情况,综合考量目标院校。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后,院校和专业面临着重新洗牌,原本在本科三批次中实力较强的院校与实力较弱的本科二批次院校之间的排名和招生分数,将打破原来批次设置带来的界限,形成交叉和融合。
考生报考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以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虑。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的法规性文件,学校依据《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因此,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二、形成合理的志愿院校梯度,避免志愿浪费。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如果单凭感觉,容易走入误区。建议考生要参考往年录取数据,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注意拉开填报院校的录取分数档次,形成合理的志愿院校顺序梯度,避免志愿浪费。不能只考虑填报热门院校,也应适当考虑填报冷门院校,避免因志愿扎堆、竞争激烈而造成无缘于本科院校的结果。
对于专业志愿,如果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填写服从调剂,防止出现被投档后因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而又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情况发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填报专业志愿前,事先一定要仔细关注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限报条件、对外语和单科成绩的要求、学费等,避免因自身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而影响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一看
看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毕业生被录取情况
北京大学法学院孙老师认为,中学教育规律性很强,一所中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各分数段毕业生被录取的情况,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相关的学校和专业。
二看
看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
考生本人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指考生的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录取的结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考生在对自己的水平有了正确的估计后,要重点研究与自己水平相应的那一层次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此外,自己的身体条件也要考虑到填报志愿中,如果身体某一部分报考受限,所选志愿一定要与其避开。再者,考生家庭经济状况也要在填报志愿时予以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应优先选报不收费或少收费的学校及专业,例如:民族、体育、师范、航海、军事等院校或专业,以减轻求学的经济负担。
三看
看目标高校近几年的录取信息
,要确定范围。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即使是“211工程”院校也有近百所,考生们应把范围由大到小,由面到点进行圈定。
第二,要把圈定的学校分出批次。如批是哪几所,第二批是哪几所。
第三,要深入了解这几所学校的办学实力、特色,国内国际影响、招生章程等。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收费情况,硕士点、博士点的多少,师生比例、考研比例、就业情况、就学环境、录取政策、招不招非志愿考生、招收计划数、分数级差是多少等。有些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进一步咨询。
第四,要重点分析高校近几年的录取信息,形成志愿梯度。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录取分数不同的院校或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程度,这是在多年办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当然,随着投入的不同,院校的发展有所变化,同时,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同一专业在不同时期也有冷热之差异。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把最为心仪、有把握的高校放在志愿,之后的志愿排序应是依次降低的,而不是并列关系,形成志愿梯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看
院校性质,是否为211、985院校。很多企业招聘时都会优先考虑211、985院校的学生
五看
院校历史,历史反映了一个院校的成立与发展,尤其是重点院校,其成立与发展都是有一定历史缘由的。比如北京大学就是由京师大学堂发展来的。同时一个院校的前身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渤海大学,我们乍一看,看不出他的性质,如果我们知道其前身为锦州师范学院,会变得很明朗
一考虑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考虑
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三考虑
考虑“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档案调入学校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